前述推論有個前提必須補列,前提是要夠大的趨勢層級視野,如此邏輯上才會成立。這個推論式在邏輯上雖成立,但是在操作上並無意義。有意義的推論式以下將推得,在這之前先定義三個名詞如下。
1. 隨機波:即不規則波。真義是人類還分析不出規則的波浪。
2. 非隨機波:即規則波,隨機波的反義。可分為調整波與攻擊波,後者又可分為推動波與修正波。調整波可用浪潮比例(槓桿)測量,攻擊波可用黃金螺旋(蹺蹺板)測量,修正波可用黃金比例測量。
3. 不完全隨機波:包含隨機波與非隨機波的波浪。
前述是以隨機波與不完全隨機波來推論,以下將不完全隨機波改以非隨機波來推論,這兩種推論在邏輯上都通,但以非隨機波推論可額外推得另兩個推論式,其中一個推論式很有操作上的意義。這三個邏輯上都成立的推論式如下。
1. 非隨機波包含於隨機波:前提是要夠大的趨勢層級視野。
2. 非隨機波與隨機波互不包含:前提是單一趨勢層級視野。
3. 非隨機波與隨機波互相包含:前提是各種趨勢層級視野。
以上三個推論式,第1個推論式沒有操作上的意義,因為都是隨機波就無投機或投資空間。第2個推論式雖成立,但卻是一個操作上的陷阱,因為這不是真實的市場。第3個推論式就有操作上的意義,因為這是真實的市場。操作波浪之所以常遇困境的原因,就在於常陷入第2個推論式,而忽略了第3個推論式。
第3個推論式可換個說法,即非隨機波與隨機波互為表裡。其精義是看似隨機波卻也是非隨機波,反之看似非隨機波卻也是隨機波,總結一句話就是瞬息萬變。這在測量上的意義是,所有的測量都存在不確定性。但偏偏我們常誤以為測量是確定的,而實際上這確定可能只存在一秒鐘,下一秒就不是了。
舉例來說,型態操作可說是波浪操作的一環,型態測量裏頭常有特定型態下兩倍測幅為滿足的測量公式,然而這不是一定,在實現以前沒人知道是否成真,但我們常常認定應該沒問題,或是期望沒問題。不如實事求是,若無法找出明確機率,那麼一個適當的加減碼進出策略就是理智的選擇。也就是不必賭那麼大,做多就逢低加碼、逢高減碼,不要想買最低、賣最高。做空反之。看不懂休息不做也可以,市場亂隨它去,優雅我自得。總之不要想打敗市場,該縮手就要縮手,市場永遠在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
要重視科學,但科學還達不到的地方就要退而求其次,就要以策略謹慎地處理(或說藝術性地處理),而不是還要以一些無法百分百成立的測量公式來據以操作。在下認為,波浪理論是一個理解市場的好工具,但要是忽略波浪理論與真實市場之間的差距,那麼操作上將會痛不欲生,難怪乎有人認為不用也罷。這個差距就是,在真實市場裡非隨機波與隨機波並不是那麼截然可區別開來。而波浪理論無法處理隨機波,這要靠操作者自己處理。能妥善處理者就能善用波浪理論。